2016年
2016年7月23-24日,200多名的语言服务业从业人员和专家将齐聚美丽的厦门,来参加2016年语资网年度会员大会,共商协同创新发展大计。本次会议是语资网主办的又一次语言服务行业盛会。
博客
作者:Merry Barbeque( barbecue)一般指户外烧烤,一个烤炉和支架便会考出许多香喷喷的食物。在西方你会经常在各种地方看到到BBQ,其实就是Barbeque的缩写, Barbeque 在美洲大陆比较盛行,大家聚在一起,随意侃一侃,聊一聊,可以聊天气、小谈心事,也可以谈人生、谈理想。 如果是在晚上搭着烧烤架,夜空中挂着几颗星星,几个同事朋友友坐在一起,一边烧烤一边谈天,是非常美好的,在这种时候,吃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BBQ vocabulary 烧烤相关词汇 用具 Barbeque grill 烧烤架 Charcoal 木炭 Hot coals 热炭 Fire starters 点火器 Fire 火 Tongs 钳子/夹子 Grid 网格烤板 Basting brush 酱料刷 Skewers / satay sticks 串肉杆 Ash 灰 Cleaver 切肉刀 Kitchen knife 菜刀 Aluminium/Aluminum foil 铝箔纸 Serving dish 餐盘 Cleaning tool 清洁工具 Cutting board 砧板 Paper napkin 餐巾纸 酱料类 Basting sauce 调制酱 Marinade sauce 腌泡汁 Seasoning 调料 Spices 香料 Soy(a) sauce 酱油 Cooking oil 油 食材 [...]
2016年
5月23-24日,来自SGS认证中心的专业审核小组对我司进行了2016年度的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换证审核。
作 为国内少数通过ISO9001:2008认证的翻译公司之一,精艺达翻译公司早在2010年6月22日便获得了ISO9001:2008证书。
2016年
精艺达翻译公司总经理韦忠和于2016年5月11-14日参加了在美国加州的圣地亚哥(San Diego)举行的2016年ALC年会,ALC是美国语言公司协会(Association of Language Companies)的简称,精艺达翻译公司于 2008 年加入美国语言公司协会。 今年是精艺达翻译公司第六次参加ALC的年会。ALC年会是一个行业的实际从业人员或业主,即各翻译公司领导阶层的聚会。
博客
(原文 Emma Mas-Jones, Eric wei 编译) 翻译产业深受技术工具以及网络和云技术的变革所带来的冲击,各种跟笔译相关的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实,口译领域一样受益于技术发展和创新所带来的成果,口译服务也随着世界互联带来的高需求而与时俱进。我们的期望随之改变,一切以用户体验为重。我们被各种智能和多功能工具所包围,我们也愿意随时随地接受服务。为了应对新的期望,口译技术发生了哪些变化? 口译技术领域的领导者们已在三个重要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设计出能够适应多种场景的高效多功能的解决方案;通过移动设备提供口译;为日益全球化的办公场地作远程口译。这篇文章将对这些近期的发展和萌牙的未来技术做一个简单介绍。 尖端解决方案 在传统的同声传译或交替传译的场景下,会场上使用专门设备是必需的,包括隔音同传箱、口译控制台、无线接收器等设备,并在会议期间有一名技术员在旁操控。可以传递给观众的音频口译技术是射频技术(RF),它基于调频(FM)和红外技术,通过光传输声音。数码红外技术是时下针对高规格会议的黄金标准和最先进的技术,因为它提供了安全的传输和高端的声效(免除无线电设备诸如移动设施、手机和照明系统的干扰)。射频技术的主要缺点是安全性和易受干扰,但安装方便的优点和便携性使他们成为导游和展会等场景下的绝佳选择。 领先的会议和翻译系统制造商很重视不断增加新的功能来确保设备更可靠、更灵活和更易于使用。在2015年,至少有两个制造商已经发布了新的口译控制器,这些设备设计符合完美工程学理念,保护听力,有先进信息显示和独特的视频设备选项以直接响应译员 。现在具备了将第三方视频显示屏幕直接接入口译系统的能力,会议组织者更容易将视频分发给同传箱。在TAIDEN口译系统上,它甚至有可能选择视频信道输入,以便口译员能选择最有用的可视内容(可以是会场视频或屏幕上的演示)。 在这个连接的世界里,设备之间无缝、简洁、快速的交流着。口译者现在有自己的IOS或Android设备连接到口译系统,并具备发送消息给其他口译者的能力。他们也可以查看有多少人听,或者他们是否被录像或网络直播。 当译员进来设置时,E-ink电子铭牌可以自动显示该同传箱的工作语言, 这是一个会议室和同传箱的有用指示工具。整合了麦克风与集成口译和投票功能的多功能设备是一个流行的选择,为会议组织者提供了便利,以及简约、整洁和优雅的活动空间。 所有这些特征加在一起为口译者提供了俱增的舒适,为会议组织者提供了灵活性,为全体参与者提供了更有价值的体验。 “带上你自己设备” 的趋势 说到多功能,当今你的移动设备有什么不会做?这是你去银行、交通、娱乐和约会的工具,有时你也会打打电话。应用软件不断涌入市场,功能超出我们所能想象力,现在他们已进入了会议口译的世界。 随着移动消费的日益增长,被称为“带上自己的设备”(BYOD)的应用程序已经发展到直接提供口译到参会者的移动设备上,有效地使用手机作为一个接收器。所有的传统会议口译涉及到译员坐在隔音亭、听会议发言并通过口译台说话。BYOD的主要区别是,与会者通过下载经由一个Wi-Fi连接流音频的应用收听发送到自己移动设备上的翻译。,在翻译箱和译员控制台之外,该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组合包括一台计算机、转换器、路由器和无线接入站,它们将音频发送到应用。该软件的门户也是一个具备推送通知的广告和公告平台,会议组织者可以从中受益。 这项技术有明显的优点,尤其对会议组织者来说,因为它不需要租赁或购买接收器和耳机。加上会议现场无需分发和回收设备,这就更加省钱和方便。 然而所有颠覆性技术都面临着挑战,BYOD也不例外。由于是网络会议系统,该解决方案依赖于高速带宽;连接缓慢会导致音频文件的丢失或导致声音质量不稳定。此外,同其他BYOD服务一同要面临的挑战是安全问题。需要高度保密性的敏感会议可能会担心通过Wi-Fi传输、记录导致内容泄露。另一方面,用户设备上可能会有敏感的个人或业务数据,公司政策也可能禁止在未经授权情况下使用公司电话下载这样的应用或使用不受信任的连接。 此外,在实际操作层面,由于责任问题,现场技术人员不太可能提供技术支持, 而且正如其它移动应用,设备的电池寿命可能会因持续使用很快耗尽。再有就是最基本的问题 - 参与者可能没有自己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也不能保证他们不会忘记带上设备、耳机或充电器;或者他们可能根本没有足够的空间来下载其他应用程序。 在口译扮演非常关键角色的会议和谈判上是容不得失败的。那些担心安全问题的可能会采取久经考验的技术,直到未来技术进步降低潜在的风险。虽然最终一些上述的顾虑将会被解决,但仍然存在一个问题:考虑到参会者可能从世界各地漂洋过海来参会并支付了大笔参会费用,谁能负责确保参会者能够有效参与任何多语种会议?会议组织者还是参会者? 远程翻译 远程口译可不是一个新概念,它正日益成为一种可行的选择,因为有了更可靠的高速互联网和网络、电话会议应用的日趋成熟。广义上讲,远程口译是指口译者和客户不在同一位置时的口译方法。它有以下几种场景。 第一种方案是使用视频远程口译(VRI),其中口译者使用专用的视频会议方案在远程设施工作。VRI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并特别适用于在医院,学校或没有适当的现场口译服务的地区的简短交流。法院也有用VRI的时候,这种情况一般是周围没有译员并且案件紧急。 在VRI设备制造商努力下,这种即时服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获得;您只需在计算机或手机上下载软件。这种办法的优点是节省旅游花费,便捷和减少后勤规划时间。 这种方法面临的挑战是由于不良的Wi-Fi连接和其它质量问题造成的音频和视频输入中断,导致延迟或不同步传输。此外,口译员常依靠视觉线索和肢体语言来了解说话者传送的消息,但远程口译提供的视频输入信号往往是有限的;因此,VRI无法替代互动性要求很高的现场口译。此外,远程口译的二端都需要现场技术支持人员设置器材和排除故障。但实际情况是,现场往往没有技术人员,翻译员在口译工作外,还需要掌控技术,增加了负担。 另一种困难是,当译员在团队中工作时,彼此的工作既不位于会议地点也不在同一个位置。在传统口译的情况下,他们能够就音量、轮流顺序、术语、会议材料等进行“脸对脸”地配合。聊天应用程序可用于辅助沟通,如果它们存在于不同的位置,但它可能不如当面交流有效,因为这增加了试图专注于翻译本身的口译员的压力。 第二种越来越常见的情形是,由于空间限制,会议室难以容纳所需的所有语言的口译员和同传箱。口译员虽然是在会议现场,他们的工作设备连接到会议室所使用的同一个翻译系统,但他们被安置在另一个房间,靠优质的视频传输和显示屏幕收看会议房间的视屏和发言。由于所有的系统都处于一个网络上,越来越多国际组织计划在他们的固定会议场所添加远程口译设备,将同传箱跟会议室分设在不同的房间。这个过程被称为同传箱借用,它使设备管理人员有足够的灵活性,以克服物理空间限制,适应大的会议需求或应对最后关头的紧急语言需求变化。 另一种正在取得进展的远程口译场景是虚拟的多语种会议。在这种情况下,翻译者和参与者都身隔异处,并从不同的地点进行远程会议。许多系统已发展到支持电话或网络会议服务,当事方无需额外的硬件连接,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手机应用程序、平板电脑、电脑或视频设备参与远程会议,无论译员是在远程的呼叫中心或家庭办公室。参与者可以连接到会议服务,通过语言选项选择自己的语言。不同于一般的视频通话应用程序,具体的远程视频口译软件是通过一个在线门户网站或可提供更加无缝流程和更高安全性的应用程序来访问的。 为解决音频质量和流程效率低下等问题,将会有更多的技术进步和集成解决方案不断被开发和优化。毫无疑问,远程口译平台将会进一步地改进,远程口译员将有更舒适的工作环境。目前,重要会议将仍然偏爱可靠稳定和高质量的现场口译技术,直到有进一步的进展和研究成果出现。 机器翻译 机器口译,又叫自动口译,是一个杂糅两种技术的相对较新的概念:机械翻译(MT)和语音识别技术。 MT,一种计算机软件将文本从一种语言自动翻译到另一种语言,已从20世纪40年代经历用不同方法如统计、基于规则、语法和其它混合技术的巨大演变发展而来。该技术的副产品是机器口译,它利用语音识别技术捕获语音并转换成文本,然后通过MT系统翻译文本,并再将文本转换成目标语言的声音传回。 能把用户说出的话变成一门外语(无论是用文本或电子声形式)的自动电话口译和移动应用程序已经存在。由于翻译同时进行,该技术将需要在他们(说话人)完成之前预测和解释句子,该技术的突出难点是不同语言的句子结构顺序不同,如有的语言是在句子末尾放置动词。 在筹备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其预期的语言障碍时,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不断开发以提高准确度和机器翻译速度的软件,直到能够可以胜任提供会场口译。 这是一个有许多障碍需要克服的艰巨任务,因为它结合了一些未成熟的技术。除了这样的事实,写和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尽管在MT技术上取得了一些飞跃,它仍然在产生准确翻译时有碰运气的成分。对于语音识别,大多数人都有过令人沮丧的经历。迄今为止,它无法克服重口音或方言,背景噪音,和任何轻微的发音错误。此外,由于说话有着不可预测的节奏,说比写其实更自然;而且机器还缺乏人的判断、直觉、文化意识来提供令人满意的语音再现。 可以说,自动口译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成为一个可靠翻译工具的可行方案,但它依然是未来一个值得留意的技术。 未来 会议口译的技术进步, 引起了大家对于行业前景和职业环境变化的很多猜测。技术和期望显然是不断变化的,同时也为语言行业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我们不应该阻拦技术的进步,因为这将被证明是徒劳的。更好的方法是了解技术所带来的好处,要明确知道每一个选择的风险,决定适合每个需求的最佳解决方案。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办法 - 客户有不同的需求、预算、质量的期望和技术方案,译员有责任倾听,并提供在这个利基市场的专业知识,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口译会议技术的买方会继续要求技术提供者继续在其产品中优先定制解决方案、创新性和可扩展性。 由于可用的解决方案的复杂性提高,且技术飞跃发展,所以语言服务提供商成功的关键是在竞争游戏中保持领先一步。领先的供应商不仅要在技术上精明并且要在正确的时间采用合理的技术方案,同时平衡风险和收益,并借由此获得优势竞争。这不仅关系到企业在变化的环境中能否茁壮成长,它甚至可能是其维系生存的关键。正如达尔文所说的那样:“不是最强的物种能存活下来,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能适应变化的。(适者生存)”(原文 Emma Mas-Jones, Eric Wei 编译)
2016年
由中国译协翻译服务委员会主办、历时二天的“中国翻译服务行业发展论坛暨 2016 翻译服务委员会五年发展规划工作会议”于 2016 年 4 月 7 日在青岛顺利闭幕。厦门精艺达翻译服务公司协办并赞助了这次会议,服务委员会副主任、公司总经理韦忠和参与草拟了工作报告、议程制定等工作以及论坛部分环节的主持,并派出了工作人员协助会务工作。 4 月 6 日,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服务委员会召开了五年发展规划工作会议,对中国译协翻译服务委员会如何更好地适应当前翻译服务行业的发展,保持委员会的可持续发展做了讨论和规划。黄松主任作工作报告,张勇副主任作工作条例修改草案,中国译协秘书处刘强副处长到会并讲话。会议表决原则通过了工作报告和工作条例修改,确立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理念,就未来发展进行了规划。 4 月 7 日, 由中国译协翻译服务委员会发起的中国翻译服务行业发展论坛开幕,近百名来自各大语言服务企业与部分高校的代表齐聚一堂,以翻译服务行业发展为核心内容,通过嘉宾演讲及交流互动等方式,交流经验、分享成果,致力于借此共同促进我国翻译产业的发展壮大。 论坛开幕式上,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林国夫到会致贺辞。服务委员会秘书长顾小放做了服务委员会工作会议情况报告,对委员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分析了行业所面临的调整,并对未来工作发展做了展望。她表示,委员会未来将以务实态度稳步推进工作,发挥协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对外沟通国外相关组织,开展交流学习等活动;对内搭建平台,发出行业组织的整体声音。 论坛重点探讨了翻译服务行业的新动向、新趋势和中国语言服务企业的应对策略。上午的主旨发言环节,各发言嘉宾对中国企业语言服务需求、翻译企业资质认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产业链下的翻译服务的挑战与突破、“十三五”期间的翻译行业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下午的论坛对话环节,与会嘉宾与主持人还就互联网+时代翻译服务行业发展的新思路与新方法进行了热烈讨论,对互联网+时代语言服务公司的组织形式和营销策略、生产管理模式变革和技术创新进行了数轮精辟对话,与会嘉宾通过宏观思考与具体实践分享了对行业发展的观点、看法、实践,促进了交流,亦引起大家的广泛共鸣。赞助商发言环节则介绍了几家公司已经或即将发布的面向语言服务行业的新平台和产品,引起了极大关注。 本次会议与论坛的成功举办,确立了中国翻译服务委员会的未来五年发展规划,通过思想观点的分享与交流,促进翻译企业对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方向做出更清晰的判断与思考。 本次会议由中译语通承办,厦门精艺达翻译公司协办,包括SDL、传神语联网、上海够快科技、语资网、TMXMall、成都通睿达和精艺达翻译等公司提供了现金和礼品赞助。
2016年
2016年3月11日,应厦门大学外文学院邀请,我司总经理韦忠和在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南光三)515 为翻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教师举行了一场“翻译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及对翻译专业的要求”的讲座。 讲座主要介绍近年来语言服务业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介绍翻译专业应如何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面向行业需要的翻译人才,同时将对研究生实习、就业、创业等建言献策。 讲座受到了师生们的欢迎。 聚精会神地聆听 韦忠和于1991年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硕士毕业,在2015年10月成立的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厦门院友会中担任常务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