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自2011年2月起,应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的邀请,精艺达公司开始为该学院的翻译硕士专业开设 “计算机辅助翻译” 课程。该课程为期十六周,32个课时,两个学分。 精艺达公司派出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和资深讲师走进大学课堂,为学生讲授翻译行业、计算机辅助翻译和翻译管理领域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翻译职业能力。课程设计总体上力求用生动形象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辅助翻译的相关理论,用身临其境的实训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辅助翻译的相关操作,用丰富翔实的数据帮助学生了解翻译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课程主要包括以下模块: 1. 翻译行业的现状和发展 2. 翻译从业者的教育与机遇 3. 翻译行业质量认证体系 4. 常用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讲解与实训 5. 常用译前译后处理工具讲解与实训 6. 翻译项目管理 7. 企业参观和实习机会 作为福建省规模最大的翻译公司,经过十余年的积淀,精艺达公司已经在翻译行业培训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与经验,并形成了自己独特而卓有成效的培训理念和方法。此次在厦大开设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不仅是对公司历史资源的一次总结与升华,同时也是对在校生提升翻译职业能力实际需求的一种回应和满足,是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和高校进行“产学研”结合协作,积极创新翻译人才培养机制的一次全新而有力的尝试!
2015年
2015年1月21日,厦门精艺达翻译服务有限公司与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就联合开展口笔译培训业务等事宜签署了合作协议,这标志着经过几个月的积极筹备和部署,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培训中心暨厦门精艺达翻译公司培训中心正式成立。自此,精艺达公司将依托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开展翻译职业教育和培训,为广大翻译爱好者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中高端口笔译培训及国际交流培训。 公司总经理韦忠和与厦大外文学院副院长陈端端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均表示,此次合作不仅能够拓展精艺达翻译公司的业务辐射范围,扩大影响力,还能有效推广厦门大学口笔译精品课程和口笔译资格证书,是一次互惠共赢、谋求长远发展的合作。考虑到厦门乃至福建地区在对外经济文化交往中对中高级口笔译人才的庞大需求,双方合作的市场前景亦十分乐观。 作为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唯一指定的职业翻译和培训机构,精艺达公司将借助其丰富的行业经验、语料资源和人才优势,面向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中高级口笔译人才及其他涉外人才培训。 培训课程将涉及以下领域: 1、中高级口笔译培训:高级口译(同传、交传),笔译实践; 2、翻译证书考试辅导培训; 3. 语言服务管理培训;计算机辅助翻译培训;项目管理培训;翻译质量管理;其他技能和工具培训; 4、中高级外语师资培训; 5、企业定制培训; 6、赴欧美高级教育培训交流项目; 7、其他涉外培训等。 预计第一期培训班将于今年上半年开课。
2011年
1月29日,厦门精艺达翻译服务有限公司在厦门港湾大酒店召开2010年新春联欢会。 大会在和谐友好的氛围中进行,总经理韦忠和首先发表新年致辞,总结了2010公司所取得的成就及前进中存在的不足,介绍了公司2011年的工作计划 和建设重点,并展望了公司发展远景。 紧接着,会议进行了“优秀员工”、“优秀新员工”、“优秀译员”的颁奖仪式,表彰在2010年遵守记录、业绩表现良好 和为公司作为突出贡献的员工。有7 位员工获得了优秀员工称号和奖励,2 位翻译人员获得了优秀译员的奖励。表彰会后,优秀员工代表和优秀译员代表分别发表获奖感言,分享获奖喜悦,鼓励全体员工争先创优,勤勉工作。 上海公司经理和台湾公司经理在会上介绍了二地公司的发展情况,向大家描绘了未来发展的蓝图。 总结大会结束后,全体员工共进尾牙宴,总经理衷心祝酒,对全体员工一年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酒席间,觥筹交错,大家谈笑风生,其乐融融。公司策划的抽奖环节,将尾牙宴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此次相聚既是对过去一年的回顾与总结,也是对新的一年的展望与规划。相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精艺达翻译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尾牙宴后,精艺达大家庭还拍了喜气洋洋的大合照。
2010年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第五届全国中译外研讨会在福建省武夷山市隆重召开,来自中央编译局、各省外事办、译协、各大院校的百余名代表参加了这一盛会。 与会代表中既有翻译界的新生面孔,也有不惑之年的教授、主任,更有耄耋老者,老中青三代齐聚一堂,热切交流翻译理论与实践经验。 大会为期两天。在第一天的代表演讲中,精艺达翻译服务有限公司高级译审 Graham 作为唯一的一名与会外籍人士,进行了题为 “非英语母语人士在中译英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剖析” 的演讲,博得满堂喝彩。 在演讲中,Graham 总结了母语为中文的译者在中译英实践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逐一举例剖析。与会代表对 Graham 流畅的中文表达惊叹不已,对其分析的独到与深刻表示钦佩。演讲后,许多翻译界同仁前来向 Graham 索取演讲稿,表示其演讲内容对本身工作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希望仔细研读。其中一位译者已年过八旬,其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精神令我们大受感动。与会的武夷学院领导认为 Graham 的演讲对英语专业的学生从事翻译工作将起到很大的帮助,诚挚邀请其前往学院举办讲座。众多演讲嘉宾中,Graham 是唯一受邀的人士。 在第二天的小组讨论会上,与会代表继续分享为此次会议准备的论文,各组也就翻译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热烈讨论,其中包括地名规范化、归化异化、翻译中的意识形态等问题,对我们开展翻译工作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在此次会议上,我们了解了翻译界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现状,学到了一些实用理论知识,结识了新朋友,Graham 更是以其标准的普通话、精彩的演讲、谦虚的态度征服了与会代表以及武夷学院师生,打开了知名度,有力地宣传了精艺达翻译服务有限公司的形象,这可谓此行公司的最大收获。
2010年
精艺达翻译服务有限公司于2000年正式在厦门成立,经历十年的发展,如今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五十多名专职翻译和数百位各语种兼职人员、能够提供30多种语言的翻译服务并拥有众多大型企业客户的全国知名翻译公司。 为顺应提供优质服务的战略要求,为广大客户提供更专业的繁体中文翻译,2010年9月20日,精艺达翻译服务有限公司与台湾本土译员合资成立的台湾精艺达翻译服务有限公司正式启动运营! 成立初期,台湾精艺达翻译服务有限公司仍以厦门提供的繁体业务为主,由资深译员廖苇筑和苏意芬负总责,未来将逐步自行开发台湾地区的翻译业务。 台湾精艺达翻译服务有限公司的成立,是公司又一重大战略举措。她将成为精艺达的繁体翻译服务中心,为实现公司快速扩张,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精艺达”品牌的辐射效应贡献巨大力量!台湾精艺达翻译服务有限公司将秉承精艺达翻译公司的优良传统,为客户提供“优质、及时、保密、可靠”的服务。 精艺达每一次发展的脚步,都是依靠自身的努力以及广大客户的信任才得以迈进的。台湾精艺达翻译服务有限公司将继续脚踏实地,再接再厉,推动翻译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台湾精艺达翻译服务有限公司联系方式: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295號3樓 台北市 台湾 电话/传真:+886-2-8772-9862 联系人:廖苇筑 网站:http://www.mts-trans.com.tw
2010年
为活跃员工文化生活,强化团队意识,提升团队凝聚力,8月7日,公司组织了长泰一日游活动,此次活动共有37 位新老员工参加。 在总经理的亲自带领下,我们乘坐大巴从公司出发,每位员工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上午激情漂流、下午玩转九瀑沟,出游在热情澎湃中开始,在欢声笑语中结束。 长泰是一个充满大自然奇妙与壮丽的地方。惊险刺激的漂流,波急浪涌、惊心动魂,既有高歌击浆的豪放,又有搏浪飞舟的激越。风情万种的九瀑沟,裸岩成山,云霭缭绕,两岸茂林修竹、参差错落,鸟鸣、山花给人融入大自然的感受…… 下午五点,活动圆满结束,员工集体安全返回公司。通过此次活动,我们的身心得到彻底放松。出游开阔了的视野,增强了团队精神,我们带回了激情,带回了凝聚力,MTS团队将全身心投入工作,为公司创造出更多价值!
2010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化的进程的推进,高品质口译服务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为适应这一市场需要,精艺达翻译服务有限公司(Master Translation Service,MTS)近日于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成立了精艺达上海口译服务中心。 精艺达翻译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如今已发展成为一家制度完善的翻译公司,公司拥有专业的管理队伍、深厚的专业知识、强大的全职译员队伍和广大的兼职网络,走出一条适合市场发展的道路。上海口译服务中心的成立将为国内外客户提供更优质、全方位的口译服务! 精艺达上海口译服务中心提供同声传译、交替传译、现场翻译服务以及口译设备租赁服务。公司拥有多个领域的口译服务经验,包括:多国会议、商务会议、展会、法庭诉讼和技术研讨会。公司组织了优秀的人力资源及成熟管理队伍,以支持上海口译中心的运营。上海口译服务中心未来将以上海为中心,辐射长江三 角地区,带动口译事业的发展,为每一位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上海口译服务中心将继承公司的优良传统,以顾客为中心,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优质、及时、保密、可靠”的质量方针。相信经过口译中心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和拼搏,上海口译服务中心一定会茁壮成长! 精艺达上海口译服务中心 电话:021-50260618 50260608 E-mail: info@translators.cn
2010年
在公司领导的带领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两天的现场审核,精艺达翻译公司顺利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负责这次评审的专家均来自SGS认证中心。 本次评审内容涵盖了:笔译服务、口译服务、(软件、网站、多媒体)本地化服务、DTP排版服务。主要采用抽样评审、与现场工作人员沟通及记录表单查 询的审核方式,针对组织结构、资源保证、设备情况、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评审。经过为期两天的现场审核工作,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精艺达公司制定的质量管理文件及实际操作体系具有一定的适宜性和可操作性,符合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要求,一次性通过现场审核! 在这次现场审核前,精艺达公司全体员工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公司于2009年开始着手准备导入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聘请有关专家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管理体系进行策划,结合公司特点,编制了《质量手册》、《质量程序文件》、《工作文件》、《记录表单》,并先后进行多次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的培训。经 过为期三个月的试运行,组织了内审和管理评审,不断持续改进,为一次性通过现场审核创造了有利条件。 至此,我公司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圆满完成,此举标志着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日趋完善,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向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迈出了一大 步。公司全体工作人员将循序渐进、持续改进,紧密围绕 “优质、及时、保密、可靠” 的质量方针,力求体系不断完善,始终保持其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博客
作者:韦忠和 翻译职业化的发展离不开翻译市场需求的增长、翻译人才培养、翻译学科建设和翻译技术进步等,同时离不开健康有序发展的网络和翻译社区,离不开诚信、规范的经营环境。世界翻译职业的发展离不开Proz.com等翻译社区的发展,中国翻译职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以“译网情深”(www.translators.com.cn)和“翻译中国”(www.fane.cn)为代表的网络和翻译社区的发展。 一、国内网络和翻译社区的发展 国内网络和翻译社区的出现是近十年的新事物。谈到中国翻译社区的建设,不可避免要谈到“译网情深” (www.translators.com.cn)。 译网情深从2000年创办至今已经十年,最初是个人网站,出于对翻译职业的热爱,目的是提供译友(特别是自由译者)之间探讨交流的园地。网站经过多次改版,2005-2007年之间译网情深最为热闹,在这之后出现了众多的模仿网站。尽管现在类似的网站和翻译社区众多,但译网情深在译者心目中的地位依然如故,特别是“译网情深翻译论坛”。截至2010年5月20日,译网有“译网情深”、“诚信经营”、“翻译求助”、“翻译工具及应用”等17个版块,发帖数 高达301445帖,主题数59335个,译网会员数达83633人,企业会员数为3947个。 除了译网情深外,目前比较有影响的网络社区,在国际上有proz.com、Gotranslators.com、 Translatorscafe.com、translationzone.com等,国内还有翻译中国(fane.cn)、译心译意 (1x1y.com.cn)、北大译坛等。 二、网络和翻译社区在翻译职业化进程的作用 翻译社区的发展历程是和中国翻译职业化的历程是紧密关联的。以译网为例,其不但是中国最早的翻译论坛之一,还首创了自由译者论坛,首创了包括CAT工具应 用、Trados论坛等在内的翻译技术论坛;首创了翻译经营和市场论坛,设立了曝光不诚信经营行为为主旨的红黑板;首创了翻译项目发布招标;首创了包括本地化翻译在内翻译职业论坛,等等,不但吸引了无数了译者参与交流和讨论,还吸引了业界很多资深和知名人士来参与讨论,甚至担任版主,开辟翻译经营等主题, 主持讨论。 从译网和翻译中国等翻译社区的建设,我们可以看到: 1、网络的发展为翻译企业和译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繁荣了翻译市场; 2、网络的发展和虚拟社区促进了翻译人才资源的共享; 3、为翻译维权提供了新的手段。网络和社区的发展促进了翻译市场的发展,同时也为市场的规范发展带来难度。翻译行业的各种乱象:虚假公司,虚假夸大宣传, 不诚信经营(拖欠翻译费),低价劣质竞争,译员和从业人员不诚实(职业道德)等等问题,在网络时代更加突出,严重影响了翻译行业的声誉。以译网为代表的翻 译社区,通过“红黑板”,诚信板,对翻译公司、译员和客户的诚信进行了监督,客观上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译网为很多译员挽回了损失,曝光了很多黑公司,一 些不诚信的经营行为得到抑制,特别是拖欠翻译费等现象。2006年论坛会员 transalon(北京译者翻译社)与中国新闻发展公司200多万字的欠薪事件(所谓“译界奇冤”)在译网情深等翻译社区得到广大译友的持续关注,并在论坛帮助出谋划策,最终这起事件在2009年九月得到合理解决,transalon的翻译公司胜诉。2008年7月,四川某自由译者团队与交大铭泰的巨额欠薪事件在译网情深翻译社区的努力下得到妥善解决。从这二个例子可以看出,网络社区的舆论力量在监督和维权作用上,比当前的行业主管部门更加有效。 4、网络和社区的发展为翻译行业和同行间的互动交流和项目合作提供了良好平台,大量的翻译人员通过论坛、Q群、博客等形式交流经验、心得、技术等; 5、网络和翻译社区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翻译行业各种专业知识的普及。这些翻译社区集中了大量的资源、知识库、语料库、术语库,对翻译职业教育提供了海量的 资料。很多人是在译网第一次听说CAT工具,第一次发现翻译可以成为职业,很多人是因为受到译网等翻译社区的启蒙,决心从事翻译职业,完成了从外语及其他 专业学习到翻译职业的转变。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网络和翻译社区的建设极大推动了中国翻译职业化的进程。 三、网络和社区翻译的方向 国内网络和社区翻译的建设,与国外同行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1、 国内网络和社区平台能够提供的服务有限,比如类似Proz.com上翻译公司和译员的实名相互评分评级机制,舆论监督的效果还不够强大; 2、 知识共享的还不够开放,氛围不够浓;网络平台上外包项目发布比较少,翻译公司还是习惯于传统联系方式,如电邮、电话、QQ、MSN等;类似于Translia这样的翻译众包服务(多人协作的众包平台或翻译威客平台)还少有人尝试; 3、 网络和社区平台参与者的自律性较差,分享不够,谩骂有余,国内论坛的通病在翻译社区一样存在; 4、 国内的网络翻译社区目前缺乏资金投入和创新。这些翻译社区和平台还不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基本处于停滞、勉强维持的状况。 克服这些差距和不足就是国内翻译社区应该努力的方向。中国翻译社区的建设任重道远,需要翻译公司、译者和各种翻译爱好者一起努力,需要有更多的分享、互助、诚信和创新。 最后,祝愿我们的翻译职业成为更受尊敬、令人羡慕的职业。 (译网情深创始人韦忠和,中国第二届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讲稿,2010年5月29日于北京大学) Tags: 翻译职业 译网情深 翻译社区 网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