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艺达翻译公司

  • Home
  • /
  • 精艺达翻译公司
2008年
5月12日下午两点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强震给中华大地带来了一片震颤,顷刻间,众多生命转瞬即逝。震在汶川,痛在我心。在举国上 下都纷纷为汶川捐钱、捐物奉献爱心的同时,5月17日,MTS员工自发组织为灾区人民捐款献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汶川祈福,短时间内便筹到 10000 元爱心善款,并迅速交到红十字会。 公司员工还踊跃参与其他各种社会公益捐助活动,为灾区人民出一份力,捎去一片爱心。
博客
作者:韦忠和 习惯于看境外媒体的我,从港台电视新闻频道24小时的滚动播报,到连续一周西方主要媒体的头版新闻,灾区的消息总是占据着最主要的内容,而这一次,几乎众 口一词的对中国政府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对新闻媒体的开放和救灾的巨大投入,从总理的亲临灾区一线指挥,到普通民众对于受灾群众的帮助,处处让中国的形象大为改变。 灾情不但震撼着中国人和在海外的华人,也震撼的世界各国有同情心的人民。这几天邮箱中不断收到客户发来的慰问邮件,如下面这份从西班牙来的慰问邮件,真挚的情感让人感动。 Dear Frank: We are completely shocked viewing the images about the devastating earthquake in China. I hope that all of you are OK in MTS and I also hope that you and your family are OK. History has always demonstrated that China can be attacked by tremendous events but Chinese people always manage to overcome all difficulties. I am sure that this time you will also demonstrate your capacity to defeat [...]
博客
作者:韦忠和 公司又接了一个汽车行业的60万单词的大单,而客户方的主办人员是我们公司2年前的离职翻译。这已经不是我们公司第一次得到离职员工带来或介绍来的订单了。最夸张的是一位原来我们公司7年前的总台接待小姐连续委托了多笔大订单。而我们的多数离职的专职翻译都还一直给公司做兼职翻译。这或许是员工离职后一 些能让我们自己宽慰自己的地方吧。 每次有员工离职,特别是一些优秀员工或骨干人员,心里总会郁闷一阵。但郁闷归郁闷,精艺达翻译公司的指导思想就是尊重个人选择。每个人都带着希望加入公司,如果对公司不满意,或者有更好的选择,离开时我们应该检讨、祝福和给予便利:每个人都有自己离开的理由,但公司总有需要检讨和改进的地方;祝福离职人员有更好的发展;并给予各种便利。 离职原因多种多样,归结起来,大概有这几种: 1、刚出校门参加工作,我们是第一个单位,工作一年、二年,想到其他行业看看。这是这几年我们开始录用应届毕业生后常见的问题。一些很优秀、公司花了很多代价培养的毕业生就是这样流失的。 2、公司规模还很小,提供不了很好的待遇或在某些看来很好的发展前景,这也是一个原因。 3、公司的管理还有很多欠缺,在一些方面还不够公平,致使一些人失望而离职。 4、对一些翻译来说,在公司工作几年,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看到专职翻译和兼职翻译的收入有差异,想干脆自己在家干兼职,这是这几年困扰各翻译公司的普遍现 象。但这其实也不是坏事,因为这些人在我们公司受到了严格训练,清楚翻译规范和流程,对质量管理有亲身的体会,这样的兼职多了,对整个行业发展有利。 5、自立门户。我们公司早年的二位高级管理人员就是这种情况。只是很遗憾没有看到他们的公司有什么发展。 中国的翻译行业还出现不了像 Lionbridge 这样的大品牌,原因固然很多,但中国人缺乏凝聚在一起创立大品牌的精神,“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的思想很盛行。公司要想有大的发展,还需要琢磨如何留住骨干人才一起奋斗。
2008年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下,厦门精艺达翻译公司的业务稳步发展,2007年继续取得优异成绩。 2007年精艺达翻译全年营业收入比上年大增46%的,实现了从2002年开始连续6年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4000多个翻译项目,客户遍及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管理方面,改革和创新获得了较好的成效,在全公司范围内使用了Projetex项目管理系统和Trados LSP,业务和项目管理流程得到进一步完善,质量控制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部门设置和内部分工更加明细和合理化,内部形成融洽的同事间关系协作和团队精神。翻译队伍和资源建设方面有了新突破,使用了包括大量日本译员在内的国际专业译员。上海公司第一年的运作初步实现目标,打下了稳定发展的基础。 2007年公司参与了翻译行业的一些主要活动:6月份参加上海的GALA会议,年底参加厦门译协成立20周年大会,福建省外事翻译研讨会,2007年中国翻译服务产业西安论坛,以及到台湾进行交流访问等。公司对外影响日益显著,精艺达和MTS 品牌效益开始体现,精艺达翻译公司得到客户、行业组织、主管部门等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2006年
作者:韦忠和 2006年12月8日(周五)下午,就是上海公司电话开通的第一天,接到一个询价电话:某跨国公司在上海的工厂询问翻译一本操作手册的价格。了解了情况后,让客户发几页样本文件给我们看看,以便准确报价。当时宽带还没有开通,只好提起电脑跑回公寓去接收邮件。收到邮件后,估计字数,电话去询问情况,然后邮件报价,再去电确认是否收到。客户很感兴趣,约定周一去公司拿文件并面谈。 周一上午,冒雨打的去金桥加工区客户工厂。接待我的是一位精干漂亮的美眉,名片上印着“制造工程师”。文件很大,通过我的IPod 拷贝到我的电脑,再用 anycount 计算字数,报价并敲定,总共花了一个多小时。由于已到中午,美眉安排我在他们食堂一起吃饭,闲聊之中,似乎是老客户了。 我问她如何找到我们?她说通过网上搜索,总共找了4家公司,2家浦西,2家浦东,都分别打了电话并发了样本。 问为什么选择给我们做?是价格原因吗?她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不是因为价格原因,因为你们的单价不是最低,但你们的报价既有单价,又有总价,让人放心。当 然,最影响我做出决定是,你在接电话时就询问了项目是否很急等。在收到样本和正式报价前后还打电话来询问具体情况,如样本的典型性、文件格式、交稿时间、 报价组成等,听起来你们很专业、很负责。所以毫不迟疑的约你今天来拷贝文件了。 饭桌上,美眉就开始向她的中外同事们推荐我们的服务了。可以看出,她是公司里面很受尊敬并有相当地位的技术骨干。很庆幸,我的谈话和做事方式让她相信我们是可以信赖的服务商。更庆幸,第一个客户就是500强的公司。 第一单业务让我再度领略了网络的神奇魅力。新网站才上线几天,内容还在不断修改中,居然就有客户可以查到我们。还有,对任何一个询价都要了解清楚情况,项 目涉及的专业、文件格式、大小、客户期待的交稿时间、参考资料等等,能问清楚的,要尽量问清,不要担心客户会嫌烦。报价时,除了提供单价外,要尽可能告诉 客户总价是多少。对于大公司而言,光光一个单价,是无法向上级汇报和申请预算的。即使对方是单位中重量级人物,让对方知道最终要花多少钱是很重要的。 客户的抉择往往就是在于我们通过询问消除对方疑问的过程中做出的。
博客
作者:韦忠和 厦门市译协的20周年庆祝大会和2006年年会落幕了。首次参加厦门译协的会议,处处感受到参会领导、老专家、大学和研究生时代的老师及译友们的肯定和赞赏,令我既惊且喜。译协理事会全体会议上,第一个提案就是增选我司作为厦门译协的理事单位,我本人也被选为译协的常务理事。作为厦门翻译服务业的主力军, 我们公司终于获得了市译协的认可。 相较于我们成为美国译协、中国译协的会员,甚至获得中国译协的“翻译服务诚信单位”称号,得到厦门译协的这个荣誉,更让我高兴。我不是一个崇尚名利的人,重视这个荣誉,是我感觉这个荣誉更多的是对我们公司的肯定,是我们公司应得的。 各地的译协向来从属于政府的外事办和各政府机关涉外部门(几乎所有地区的政府外办主任都兼译协会长),加上一些学术权威,更像一个事业单位或学术机构。多年来,我们刻意保持商业服务色彩,并未争取加入。但译协在从学术机构向行业管理机构转变的过程中,也开始重视我们这些翻译服务的主力军了。 回首起来,感慨多于高兴。我在这个城市生活工作了20多年,我努力奉献过青春,国营单位给我的种种不公平曾经让我多次想离开去外地发展。译协的荣誉不会给我和公司带来实质的利益,但却肯定了我和我们公司的工作。 2000年公司注册时,工商局不知如何办理翻译公司注册,我提供了一大堆个人资历证明和外地翻译公司名称,坚持个人可以开办翻译公司。弹指一挥间,6年的时间过去了。夜深人静,想想这6年过来,还是收获不少的。 1、终于建立起一个团队和基本可行的运营架构;6年来,人来人往,我们迎来送往了不少同事,有出国深造、定居、改行的,还有自立门户的,但最终、最重要的是有一批人热爱这个职业和公司,选择留了下来,成为了骨干,并付出很大努力。我们现在有了一个创业型公司的最宝贵的财产- 核心团队。中外企业的成败和自身的经历让我相信,我们高速发展的阶段即将来临。尽管这个团队还不完美,还需要磨炼,但有了坚实的基础,还担心什么呢? 2、精艺达这个招牌在译界有一定的知名度 无论在上海参加中国译协的会议,还是在厦门的译协会议上,说起精艺达翻译,知名度比我自己预想的要高。同行也好,竞争对手也好,反正都知道。作为服务企业,有这样的知名度,不是求之不得的吗? 3、我们用自己的经历证明翻译这个从来都属于个人兼职或兴趣爱好的副业也可以成为真正的职业,可以成我们这个团队的事业。 昨天在厦门大学的演讲中,其实我最想传达给我的老师和师弟们的是:翻译服务可以成为令人尊重的职业,翻译可以成为产业。虽然我的厦门大学翻译专业的研究生师弟师妹根本不用担心就业问题,但让他们了解翻译产业的现状和前景总是能够让他们更自信的从事这个行业。 4、规范和诚信经营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信誉,这种信誉又使我们更加自信 重视质量,规范服务,诚信对待译员和客户,诚恳对待留下的或离开的每一位员工,困难时宁可自掏腰包支付兼职费用和员工工资也决不拖欠,这些都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信誉。种种困难都能挺过了,相信我们能做的更好。 这6年的努力,确实没有能够给我或我们公司带来很多的金钱财富,但从零开始的公司,在一个初级阶段但竞争激烈的小产业里,生存尚且不易的环境下,企业有所发展,庆幸自己没有轻易放弃之外,当然更多的是怀抱感恩之心,感谢我们这个团队和支持我们的兼职译员。期待07年有更好的发展。
2006年
2006年伊始,精艺达公司广纳贤才,成功招入翻译、桌面出版、业务以及技术服务领域精英多名,公司经营和技术团队更加国际化。 Angela, 澳大利亚人,国际工商管理学硕士,曾任职于澳大利亚IBM公司,现正在精艺达公司引领新设立的国际部扬帆启航。 Yoshiko, 日本人,于休斯顿大学取得管理硕士学位,曾留学美国4年,台湾2年,英文和中文均精通,并在日本的翻译公司担任高级经理。她的加盟为国际部向日本市场拓展业务助了一臂之力。 Graham, 土生土长的英国人,中文精通,现任公司专职汉英翻译/编辑。 Ken, 桌面出版工程师,曾在一家技术先进的日本桌面出版公司任职,有多年的桌面出版经验,现领导本公司新成立的桌面出版部门。
2006年
2006年2月,福建厦门 - 精艺达翻译服务公司宣布,在刚刚结束的2005财年,营业收入再创历史最高水平,完成年度经营目标。 在2005年,公司在多个方面取得了可喜发展,为精艺达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 翻译业务和网站、软件本地化服务均实现30%以上增长; - 完成了职工股份制改造,吸收了7名骨干员工成为职工股东; - 引进了多名外籍和海归专业人士加盟公司; - 引进国外先进项目管理软件,对公司的业务管理、翻译和质量流程进行改造; - 成功拓展了多项新业务,如提供日、韩为目标语言的新服务,为公司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
2005年
2005年2月18日,福建厦门-精艺达翻译公司和精艺达语言科技公司宣布,在刚刚结束的 2004财年,营业收入创出历史最高水平。较之2003年同期,增长120%。 精艺达自2000年成立以来一直保持着持续稳定的业绩增长。特别是近年来,公司进入了快速发展通道,营业收入年均增长达60%。 在2004年,公司翻译业务和网站、软件本地化服务均取得可喜增长,公司客户名单上增加了十多家国际一流的知名公司。目前公司前十名的客户均为财富百强榜上的国际跨国公司。精艺达福州公司也取得不俗的业绩。 根据公司总经理韦忠和预测,公司在2005年将继续取得良好业绩,增长率将在60%以上。
2004年
2004年第一季度翻译公司业务捷报频传,营业规模大幅增长,大型项目接二连三,客户名单上又新增了一批国际知名企业。 新增客户中包括国际知名的企业如美国卡特彼勒、美国运通卡公司、日本富士施乐、飞利浦、松下电子等,国内大型企业如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中国长江三峡 开发总公司等,涉及的项目领域有电子、石化、天燃气、工程机械、质量管理、金融、软件等多个领域,单个项目字数都在几十万字以上。 精艺达翻译公司的网站和软件本地化业务也有了新的突破,新签订了多个大型商业软件汉化的订单,客户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及德国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