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rank
建一个自己的blog空间,把日常翻译公司管理、经营的点滴和翻译工作的甘苦记录下来,跟大家分享,是很久以来的愿望了。迟迟难以下定决心,主要是担心不能坚持,半途而废。既然开始,则希望能坚持。请大家支持并监督我。
当然,第一次的blog,还是要跟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和目前管理的这个公司。无意自夸,但既为日志,主要记载自己心得,不屑之者权当笑料,不必在意。如有同好者愿交流,当然双手欢迎。
出生于闽东北农村,同那个时代的很多农村孩子一样,什么农活都干过。但我比较幸运,因为父母坚持只要我想学习并能“升级”,就一定供我读书;也因为哥、嫂的勤劳和贡献,使得我能比多数的农村孩子更专心读书。高中的学费主要出自暑期务工所赚的钱(现在每次回老家都要经过中学时参加开挖的二条公路)。小时候压根儿没有想过当翻译。对抗日电影中的翻译官,特别讨厌。
高分考进厦门大学外语系,四年成绩中上。毕业时又考上英美语言文学研究生,师从陈敦全教授和林疑今教授。研二时考取香港中文大学比较文学博士,但恰逢六四风波,手续办不了。愤而转到外贸公司及外商代表处打工,学生贵族式的日子比较滋润,但学业荒废。毕业论文《中国古代诗歌与英美意象派诗歌的比较研究》,已不记得是怎么通过答辩了。
毕业后,在全省外贸知识考试中,考了厦门第一名,进了当时厦门的四大公司之一——厦门信息信达总公司。从外贸业务的洽谈、接单、下单、验货、仓库、商检、外运、收汇等等,无一不熟悉。一年后,成了高晓董事长和董事会的秘书。高晓先生的博学、社会阅历和严格要求,给了我很多学习的机会。恰逢全国股份制改革热点,全力参与推动公司法人股和职工股改革,制定方案以及常驻北京到各部门跑 “关系”。股改成功后,95年派到美国纽约和波士顿工作。当时主要是参与美国项目的调研和诉讼等,开始了与技术翻译的结缘,并有机会接触纽约和波士顿的专业服务机构,如CPA、律师楼、咨询公司等,还第一次接触到了萌芽状态下的Internet。回国后,负责公司主办的《海峡商情》(现《商务周刊》,福建省第一份有国内、国际公开刊号的半月刊)杂志主编和负责信达商情有限公司日常工作。这段时间,正值Internet在中国开始启蒙,与Kenneth Farrall 一道,推出了www.chinavista.com (中国指南)网站(这可是比sina.com还早的网站!当时与china-window齐名,是中国最早的大型网站之一)。为普及推广Internet知识和应用,与公司的外籍专家和同仁,举办了无数次的免费讲座,甚至给厦门市五套领导班子举办专场讲座。在97年,中国信息产业第一股“厦门信达(深交所,0701)在深圳上市,chinavista.com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司虽然以发展信息产业为由上市了,领导们却更看好房地产业,chinavista.com没有得到更多的支持。
1997-2000年,鬼使神差到了厦门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属下的某实业集团任职副总经理。三年间,参与了厦门法拉电子的股份制改造,花了很多时间炒股票,当然更多的是与公检法的人一道讨钱追债。国营企业内的人浮于事、尔虞我诈,等等,百样面貌真实体会!最后,根据 “领导” 要求,大量资产贱卖,遣散员工,公司清盘,自己最后走人。
下岗后,在帮朋友打理一个公司一阵后,发现还是该自己干点适合自己的事情。2000年8月,拿出了所有积蓄,注册了厦门精艺达翻译服务公司,并邀同学康义礼加盟,开始了现在翻译人生。
历时6载,公司现有专职员工35人,常用兼职译员200多人,年翻译量约3000万字。正苦思冥想,如何能够有所发展。